蔡禮旭主講  2005/2/15 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 檔名:52-116-02

諸位朋友,大家好!我們要具備正確的判斷力,才會做對抉擇。一個人是不是生下來就會判斷?還要透過學習,他才能夠形成判斷力,才能下對抉擇。而這個判斷力要取決於他的理智、智慧,他才會下對判斷。假如沒有智慧、沒有理智,就有可能會意氣用事,俗話講後悔莫及,後悔都是後面才來悔,就是下錯抉擇,下錯判斷。一個人何時要具備理智?什麼時候?理智要學多久?活到老,學到老。但是理智要愈早建立,人生才會下對重要的抉擇。

請問理智從哪裡學?現在很多人讀很多書,有沒有理智?現在有個病叫憂鬱症,很多憂鬱症的人看的書可不少。

問:愈看愈怎麼樣?

答:憂鬱。

你們怎麼都知道?所以在這個時代,連選書都要有判斷力。現在知識爆炸,很多小孩看錯書。有個孩子才五、六歲去看心理學,本來都跟他的媽媽講,「媽,我要一個弟弟」,都這樣跟他媽媽講。結果看完心理學的書,馬上跟他媽媽說,你不能生弟弟,因為假如你生了弟弟,你就會比較不愛我。看書好不好?你今天出去可不能說「蔡老師說看書不好」,話要給他講完,要看對書才好,看錯書是污染。

諸位朋友,一杯清水,把一滴墨汁滴下去,時間才一秒,請問你要花多少秒才能回復到本來的清淨狀態?多少秒?可能十倍、百倍。所以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,你要花更多倍的時間把它清除。我常常有時候跟一些同事聊天,那些同事說,某些綜藝節目真好笑,笑得我都快要躺在地上。我都會跟他說,我說你看那些主持人在挖別人的隱私,在拿別人開玩笑,你覺得他做對不對?他說當然不對!那你覺得很好笑,你在那裡笑的時候,你兒子在旁邊陪你笑,他知不知道對不對,他覺得爸爸覺得很好笑,那這樣做是對的。所以孩子耳濡目染,對別人的言語輕慢,對別人的言語會有佔便宜的傾向,會亂開玩笑。當你已經發現他講話沒什麼分寸,再要把他扭回來,就很累了。電視如是,書籍的內容亦如是。

最近很暢銷有本書叫《窮爸爸富爸爸》,應該有人看過!有個家長看了以後很高興,跑來跟我說,她說蔡老師,這本書真有效果,它可以讓我懶惰的女兒瞬間變成勤勞的女兒。這個特效藥有沒有效?真有效。她跟她女兒說:女兒,幫我拖地,給你兩塊人民幣;幫我晒衣服,給你兩塊;幫我洗碗,給你三塊人民幣。她女兒本來懶洋洋的,突然變得很有精神,變得好像不辭勞苦,開始工作。有沒有效?你看特效藥都很有效,感冒流鼻涕,馬上針打下去,藥吃下去,五分鐘、十分鐘見效果。有沒有效?我們現代人都很喜歡特效藥,所以你看,為什麼很多人會被那些神棍騙?他夫妻關係不好都已經十年、二十年,結果這個人跟他說,你馬上燒些紙錢,做哪些動作,馬上保證你夫妻變好。都很希望吃特效藥,都沒有考慮到冰凍三尺,有沒有理智?沒有理智的人特別容易被騙。所以,好像面對很多問題都希望趕快立即有效果。

其實,人這個思考就沒有道法自然。感冒流鼻涕,為什麼會流鼻涕?諸位朋友,鼻涕是不是病毒?鼻涕是你免疫系統跟病毒奮戰之後所留下來的屍體。你看我們傷口是不是會化膿?這個代表當病毒入侵的時候,你的身體的免疫系統馬上起來防衛你的身體,你看到鼻涕你要很高興:你看,我的免疫系統奮勇殺敵。結果你看你的免疫系統奮勇殺敵,你也不愛護它,你只希望不要看到鼻涕,馬上抗生素吃下去。吃下去很有效,它一定會把病毒殺了,它也同時會把你的免疫系統殺了。不只殺免疫系統,連你腸胃裡面好的細菌通殺。所以,孩子吃完藥打完針,氣色怎麼樣?你看那個孩子比較明顯的,兩頰都會削下去,然後一兩個禮拜看到食物都沒什麼胃口。所以你用特效藥,他的免疫系統一直沒有建立,這樣就會惡性循環,到最後,只有要有流行性感冒,你保證要帶著孩子去跟醫生報到。那你要帶到什麼時候?你要花多少錢?所以,我們要了解道理,不要看了書以後,看到有效果馬上就用。

這位家長過了一兩個禮拜又來找我,她臉色不大好看,她說蔡老師,出狀況了。我就問她什麼狀況?她說,今天我跟我的女兒說,我說女兒,今天媽媽很累,你去幫我把已經洗好的衣服晾起來,媽媽給你兩塊錢。她跟她媽媽說:今天我也很累,我不賺了!她突然警覺到,這服特效藥已經流露出副作用了。諸位家長,家庭是不是談利益的地方?不是。你已經把功利主義帶到最溫暖、最祥和的地方,都被功利主義襲捲了。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,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,家庭是教認知本分,懂得盡本分,懂得盡孝道的地方。所以我們要有理智的判斷,你才能夠防止書籍裡面不正確的知識,才能防止孩子受到這些的污染。

好,那我們再來看,到底要學哪些書本、哪些教誨才能真正建立理智?我們進一步要來思考這個問題。

問:有個心理學家,四十歲寫了一本書,六十歲又寫一本書,諸位朋友,你要看哪一本?

答:六十歲。

問:為什麼?

答:經驗豐富。

經驗有分好經驗跟壞經驗,壞經驗豐富也要學嗎?很多朋友都說,他的人生可能智慧比較高;這句話其中有兩個字我們要思考,「可能」。是不是活得愈老愈有智慧?不一定。而社會是個大染缸,諸位朋友,二十歲的人比較單純,還是四十歲的人?單純離智慧近,還是複雜離智慧近?很多事情你不能似是而非,要很清楚明白,你的寶才會押對;不然押錯了,人生可不能轉回來,所以要戰戰兢兢,要很謹慎。假如你只是相信他「可能」說對了,那你是把你的人生押給他,甚至於把你孩子以後的幸福押給他,這樣太危險。不能聽哪個人說你就相信,因為他所說的話還不能印證是智慧,還不能印證是真理。而中國人的文化,它是已經經歷幾千年的人類共同印證,確確實實都是所言不虛的真理;而中國聖賢的智慧是超越了時間跟空間。

我們來看一看,四、五千年前,做人要盡孝;四、五千年之後,要不要孝?要,所以超越時間。中國需要孝,外國呢?請問外國人聽到孝的教育,他的內心會怎麼樣?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聽了會很歡喜。因為我們在澳洲就辦《弟子規》的課,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,所以客人坐前面,我們坐後面。在上課的過程當中,因為《弟子規》有很多的經句都是根據聖賢人做出來的德行,比方說「晨則省,昏則定」,是周文王做到了;還有「冬則溫,夏則」,這是東漢的黃香做到了。所以每次在講經句的過程,都把這些故事娓娓道來。我們坐在後面就看到這些澳洲本地人頻頻在點頭,我們也很好奇他點頭的時候在想什麼。上完課跟他們圍起來做座談,這些澳洲的朋友他就說,做人應該這樣,做人應該如此。所以,孝穿越時間,穿越空間,這樣的真理才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好好去追求,好好去深入。

當我們真正有理智,就會下對抉擇,諸位朋友,抉擇當中有一個抉擇最重要:抉擇你的思想、觀念,擇念。諸位朋友,您現在的思想、觀念處於什麼狀態?為什麼思想、觀念這麼重要?思想決定你的行為,行為決定你的習慣,習慣形成一個人的性格,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。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幸福,從哪裡就見真章?思想!我常會問朋友:你是炎黃子孫嗎?怎麼沒聲音?諸位朋友,您不知道你們現在正在「萬姓宗祠」之下嗎?所有的祖宗在等你們的答案,他們快要垂淚下來了。你們是炎黃子孫嗎?是!好,一個孩子假如從小在美國長大,他的父母都是中國人,長大以後,我們可以保證他的血液一定是正統的中國血液。他的思想呢?好,思想重要還是血統重要?血統不會影響你一生,思想會影響你的一言一行。所以,我們做人要重實質,不能重形式。

我們現在來檢驗一下,我們的思想是炎黃子孫的思想,還是其他的思想。諸位朋友,您心中有答案了嗎?現在社會我們明顯看到,人與人發生衝突,現在父子有沒有衝突?有。打開報紙很多情況,父子衝突、兄弟衝突,很多的法院愈蓋愈大,為什麼?衝突變多了,他們處理不來,愈蓋愈大。夫妻離婚率節節攀升,所以人跟人衝突。團體跟團體,我們看到很多的團體互相攻擊,互相批判,衝突了。國與國?今天翻開報紙,假如你沒有看到戰爭,你會覺得很欣慰,幾乎每天都有戰爭發生。諸位朋友,這些衝突是結果,我們每天看著這些結果嘆氣,有沒有用?沒有用。假如全世界就像一畝田地,現在長出來這些稻子長什麼樣?歪七扭八。你要不要對著這些稻子破口大罵?罵了半天,它有沒有長好?有沒有?沒有長好,可能罵完之後,它馬上就死掉了。

覺者畏因,覺悟的人會把原因找出來,迷惑的人只會害怕那個結果。所以當我們去擔心我的身體會不好,擔心以後孩子會不孝順,擔心來擔心去,一點幫助都沒有。我們要把人與人、國與國的衝突根源找到,從根本下手,才能夠解決問題。根本就在思想,因為現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為中心。自我為中心,第一個先想到誰?自己,所以會損人利己。競爭再提升變什麼?鬥爭。鬥爭再提升,戰爭;戰爭再提升,末日。諸位朋友,你現在看到戰爭,能不能站在中間:不要打了!能不能解決?為什麼會戰爭?根源在哪?人的思想、態度就會延伸出他的行為。

自我中心,諸位朋友可能會聽不明白,我用個比較白話給你們看,自私。諸位朋友,你現在拿到一顆很好吃的巧克力,你第一個會想到誰?我們剛剛講人要誠信。第一個想到誰?好,我在一次課程裡面,剛好有三個答案,坐在前排有一位三十來歲的年輕人,他說「趕快吃下去」,他很老實。後面兩排有一位女士,四十幾歲,她說「留給孩子吃」。再後面一點,有一位六、七十歲的長者,他說「先給父母吃」。諸位朋友,哪一個人有文化涵養?哪一個?三十幾歲還是四十幾歲,還是六十幾歲的?六十幾歲。可是六十幾歲的人可能不識字,三十幾歲的人可能是大學畢業。所以學歷愈高不代表他有文化,不代表他懂得做人。

我常會跟小朋友說,我說大學畢業有沒有文化?他們馬上說有。我說不孝父母,有沒有文化?他們說沒有。我說大學畢業不孝父母有沒有文化?他們答不出來,被我騙了。所以人的認知錯誤了,真正的文化、道德涵養就在你的一念之間就見分曉。三十幾歲,第一個念頭想自己,所以自私。四十幾歲,想孩子,對不對?現在人慷慨激昂,對!您假如回到兩百年前,你可不要這樣講,你會被人家笑,人家會覺得你沒有智慧。因為當你拿到好吃的東西是先給孩子,你已經給孩子錯誤的示範,他會想到誰最重要?我最重要。你已經在長養他的自私。但是你這塊巧克力假如是拿給爺爺奶奶,這孩子在旁邊看爺爺奶奶笑得這麼燦爛,他會很感動,你種了他為人子之道。

從剛剛這個事例,我們也好好省思一下,我們假如自私多,這不是炎黃子孫,自私多是受到資本主義跟功利主義影響。諸位朋友,現在受功利主義影響的人佔多少?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加當中。諸位朋友,要不要繼續增加?假如繼續增加,這些戲都會持續怎麼樣?繼續上演。會不會停下來?不會。所以要根本解決從哪裡?從人的思想開始解決。我們常常在說,戰爭可能不到我身上,末日我也不一定看得到。很多人對末日的想法是什麼?覺得可能是幾顆核子彈炸了,地球毀了,叫末日。其實,俗話有提到,生不如死更痛苦。什麼樣的生活會讓人生不如死?諸位朋友有沒有這種經驗?看起來都沒有,那你們都很有福報。很多人孩子在外面每天為非作歹,這個家長每天擔心受怕,真的活的比死還痛苦。當道德都淪喪的時候,那是真正的末日到了。

在大陸的四川,有一位十三歲的孩子,煮飯給他爸爸吃,他爸爸吃完就暴斃死了。家裡很窮,沒有錢驗屍,所以就埋了。過一陣子,煮飯給他媽媽吃,他媽媽吃完也死了,也跟他父親就一起安葬。他去給父母祭拜,祭拜完很不耐煩,把那些飯菜趕快倒到垃圾筒。他的嬸嬸看了之後心裡起疙瘩,這個孩子怎麼對父母一點恭敬心都沒有?結果這孩子走過來跟他嬸嬸說,他說我爸爸媽媽是不是有買保險?他嬸嬸聽完,很警覺,趕快報警處理,結果確實是他親手殺了父母。為了什麼?那個保險費才一萬塊人民幣,不多,兩條命都不見了;而這還不是普通的命,是他的父母。他為什麼要拿保險費?因為要去買一支手機。

諸位朋友,欲望的力量強不強?強!欲令智迷。所以,我們教孩子是要長他的欲望,還是要長他的德行?那會差很多。假如你教導孩子是讓他懂得孝道,懂得盡自己的本分,那他念書是他一種責任,他念書覺得要不讓父母擔心,這是長他的德行。假如他念書,你是說今天考前三名帶你去吃麥當勞;上了初中,你說考前三名給你一台數碼相機;要考大學,你說你考上大學給你一台電腦。當我們這樣在引導孩子的時候,在長養他的什麼?欲望。他沒看到本分,他要的是他的欲望。

所以有個孩子考高中,考上了,就對他的父母講,他說爸爸媽媽,你們要替我買幾件名牌的衣服。他父母很納悶,說為什麼?他說因為我考上高中,你們省了很多贊助費。因為他高上考中,他的父母不用再去幫他買個高中念,所以他覺得他很有功勞,替父母省了這麼多錢,父母應該回饋他,幫他買幾件衣服。他的父母聽完之後,內心怎麼樣?跟一些朋友的反應一樣,直搖頭。但是,早知今日,為什麼孩子有這種態度?用物質在跟孩子互動,在教孩子,他物質化就會很自私。

我們不希望道德淪喪,就應該從自己開始做起。很多人都會覺得,現在社會都變這樣,我再怎麼做可能也沒有效果,很多人都會這樣想。請問我們這樣的念頭,對家庭、對社會有沒有幫助?沒有!這樣的想法理不理智?不理智。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,一個人的真誠心、真德行,能夠喚醒身旁周遭人善良的本性。所以古代舜王(大舜),他為人非常孝順,他一個人很孝順,修養很好。父母雖然對他很兇,但是他依然盡他的孝道,因為他知道「親憎我,孝方賢」。跟父母可不是交易,不能說今天父母對我兇,我就不對他好;我們是要時時刻刻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,要去回報,而不是去渴望父母要對我們好,因為孝順是一個人的本分事。由於他有這樣的態度,所以他那分對父母的孝改變了他的家人。因為他修身,所以能夠齊家;因為他的德行讓鄰里鄉黨的人看了都很感動,都願意效法他,甚至於是都希望做他的國人,所以他就齊家治國。當時候的君王堯帝看了很感動,覺得把天下交給這樣的人,人民才會幸福,所以他進一步治國平天下。諸位朋友,當我們真正修養身心,就能夠對家庭、社會產生很大的力量。

新加坡有兩個國寶,一個是他們的前總理李光耀,另外一位是一位女士叫許哲,她已經一百零六歲,她對人很有愛心,對父母也很孝順。她自己一個人照顧二、三十個老人,這些老人都比她年輕二、三十歲,都是七、八十歲,她還去照顧他們。她這樣的愛心感動了新加坡人,不止感動了新加坡人,感動了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。所以,其實要對這個社會、世界有所貢獻,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困難,只要好好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。

所以老祖宗教誨我們國家興亡,這個態度很重要,當有這樣態度的人愈來愈多,這個社會就開始轉變過來。從哪裡轉?七0年代,有一位英國的大哲學家叫湯恩比教授,他曾經講過一段話,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,只有兩種學說,哪兩種?孔孟學說,還有大乘佛法。這一段話很有道理,不是中國人講的。

問:請問孔孟學說在哪?

答:在中國。

你確定嗎?你看,中國是禮儀之邦,你現在看到人與人見面會很客氣,說「你好」,在哪裡看到?

答:日本。

怎麼答案變了?在韓國。所以我很擔心有一件事,可能五十年後,國際法庭會打一個訴訟案,就是孔夫子是韓國人的老祖宗,還是中國人的老祖宗?諸位朋友,結果會是怎麼樣?那個法官會說重實質不重形式,來,我們現在來看看是韓國人力行孔夫子教誨,還是中國人。到時候我們就欲哭無淚,所謂「知恥近乎勇」,我們要珍惜有這麼好的老祖宗,珍惜他們的教誨,要把他轉過來。

為什麼湯恩比教授這麼講?一九八八年,七十五位諾貝爾得獎主在巴黎發表了聯合宣言。內容裡面提到,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要生存,要繼續生存的話,要回歸到兩千多年前,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。諸位朋友,諾貝爾得獎主都是什麼來歷?都是每個行業的頂尖佼佼者,為什麼他們異口同聲都體會到,未來的社會問題一定要孔孟學說來解決?其實這些道理,我們只要細細靜下來都能思考出來。我們來分析一下,孔孟學說的核心在哪裡?仁愛。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?慈悲,所以仁慈、慈悲。其實西方的聖哲也把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點出來。西方的聖哲,上帝、耶穌教什麼?博愛。既然都教了,但是現在為什麼都嘗惡果?因為不聽老人言,吃虧就在眼前。當人的思想觀念回歸到聖賢的教誨,問題就開始轉好。

我們來看,仁愛存心,懂得互相幫助,再提升,互愛,就能夠創大同世界。諸位朋友,大同世界不是高高掛在牆壁上的。我們來思考一下,當一個人真正有孝心,他的孝確確實實已經放在心上,他去看到別人的父母,他會不會尊敬?會。所以《孝經》裡面提到,「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」。你讓一個人真正有孝心,他面對所有為人父母的人他都會恭敬。我們試想一下,今天你有孝心,你坐在公車上看到一個老婆婆上來,你還會坐在那裡嗎?會不會?你馬上會想到趕快站起來,這是為人長者、為人父母,很辛勞,趕快讓她坐。當你看到這些長者他走在路上,過馬路很驚險,相信他會馬上自然而然去攙扶他。有這分孝心、仁慈心的人,自然就會去幫助他人,愛護他人。所以,當我們都重視每個人的德行,重視孩子的德行,整個社會慢慢的就會呈現祥和之氣。其實末日還是大同世界,看起來很複雜,但是你抽絲剝繭,把它的來龍去脈找出來,根本在哪?就在一念之間。

現在市面上很常談生涯規劃,諸位朋友,您怎麼經營你的一生?你希望你的孩子怎麼經營一生?當孩子自私,當孩子注重物質享受,他會走出什麼樣的人生?我們來分析一下。小時候很快樂,要玩什麼都給他玩,要吃什麼都給他吃,反正順著他的個性去發展。順著個性,諸位朋友,順著哪個個性?人都會好逸惡勞,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很多的習性就跑出來。中國這些為人長者,對這個問題看得非常深入,所以教育孩子很重視,不能長他這些習性。因為假如他很奢侈,他很懶惰,他不恭敬,請問一輩子會怎麼樣?一輩子會經營好嗎?不會。但是這些習慣一養成,要再把它導正回來就很困難。「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」。你讓他小時候很幸福快樂,要什麼有什麼,等到他花錢習慣了,很難改。

我們來看看現在這些一、二十歲的年輕人,都還沒有出社會,花錢比賺錢的人更兇,信用卡都辦幾張?這個我比較沒有經驗,你們給我一些資訊。辦好幾張,這一張刷爆了再去辦。以前的中國人是覺得欠人家錢很丟臉,現在年輕人是想盡辦法先用再說,所以很多的年輕人還沒有踏入社會,已經把他的社會信用破壞、糟蹋了。所以他很奢侈,一輩子要成為物質的奴隸。你們怎麼知道?真有智慧。所以他努力的目標不是為了要孝順父母,不是為了要照顧妻兒,而是要滿足他的物質欲望。

其實人一天要花的錢,吃飯、穿衣,多不多?不會很多。但是只要沾染上這種奢靡之氣,就會擋不住誘惑。因為要還錢,他就必需很努力,要去擊敗別人,在工作當中可能會損人來利己,看到人都覺得是敵人、是對手,所以活的像戰場。他老年,你看我們都很羨慕西方有老人福利,很羨慕。但是我們要了解,這些老人家住在裡面,雖然不愁吃穿,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很貧乏。他們可能會覺得,剛好有一天孩子來看他,他會高興好幾天,告訴其他的朋友說,我兒子還沒有忘了我。這句話聽起來,他覺得高興,你覺得心酸。中國人覺得真正的福報在什麼時候享?老年。假如老年精神生活這麼匱乏,這個人生你不會覺得很幸福的。

好,那什麼樣的生涯規劃才是正確的?我們來看,假如一個孩子從小有仁愛之心,他已經在為自己積福、培福,所以從小要培福、積福。年輕,因為有德行、有智慧,所以要造福;老年,福在晚年享,那才是真正的福。我們來看一下,為什麼從小可以培福?你不要看他年紀這麼小,哪會培什麼福?俗話說「福田心耕」,當一個孩子從小他念念都會為人設想,都會替人著想,他這一顆心已經在為他這一生培育出非常多的福田。而他有這樣的態度,學的東西他一定會奉獻社會,造福,晚年鐵定享福。好,我們今天的課就先上到這邊,謝謝大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tb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